東莞電泳加工新技術--雙向電泳加工 !
電泳加工又一項運用玩生物與生理上的新技術---雙向電泳。這是科學上的一大突然,這與工業上的電泳加工意義與原理都不一樣。
蛋白質研究的發展以雙向電泳技術作為核心. 雙向電泳由O’Farrell’s于1975年首次建立并成功地分離約1 000個i蛋白,并表明蛋白質譜不是穩定的,而是隨環境而變化. 雙向電泳原理簡明,第一向進行等電聚焦,蛋白質沿pH梯度分離,至各自的等電點; 較早期相比,2-DE有兩個主要的進步:首先,極高的重復性使有機體的參考圖譜,可通過Internet獲得,來比較不同組織類型、不同狀態的基因表達;其次,高加樣量使得2-DE成為一項真正的制備型技術。
跑第一向時,為什么要設定一個電流的最大值電壓(50 μ A/ 膠)?電流的平方和功率成正比。電流增大,功率增大,放出的熱量也隨之增大,就會導致膠條的溫度增加。當溫度超過 30 攝氏度時,液里的尿素就容易解離,產生一些極性分子,從而對等電聚焦產生影響。跑第一向時,
為什么剛開始的電壓比較低,而后逐漸增高?
第二向 SDS-PAGE電泳
1. 配制 12%的丙烯酰胺凝膠。
2. 待凝膠凝固后, 倒去分離膠表面的MilliQ水、 乙醇或水飽和正丁醇,用MilliQ 水沖洗。
3. 配制膠條平衡緩沖液 I
4. 在桌上先放置干的厚濾紙,聚焦好的膠條膠面朝上放在干的厚濾紙上。將另 一份厚濾紙用 MilliQ水浸濕,擠去多余水分,然后直接置于膠條上,輕輕吸 干膠條上的礦物油及多余樣品,這樣可以減少凝膠染色時出現的縱條紋。
5. 將膠條轉移至樣品水化盤中,加入 6ml(17cmIPG)平衡緩沖液 I ,在水平搖床 上緩慢搖晃 15 分鐘。
6. 配制膠條平衡緩沖液 II 。
7. 第一次平衡結束后,取出膠條將之豎在濾紙上瀝去多余的液體,放入平衡緩 沖液 II 中,繼續在水平搖床上緩慢搖晃 15 分鐘。